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老莊研究上
THE STUDIES ON CHUANG-TZI(1) 
開課學期
95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何佑森 
課號
CHIN7251 
課程識別碼
121 M4001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中研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以下從範疇、觀念、問題和教學方法等四方面簡介本課程:
1、在範疇上:本課程講授及討論的範疇,依時代先後次序為:先秦時代老莊和稷下的道家,漢代初期黃老的道家,東漢《隱逸傳》中的人物,以及魏晉時期王弼的《老子注》、郭象的《莊子注》。
2、在觀念上:比較道與氣,有與無,本與末,體與用,言與意,有情
與無情,才與性,自然與名教等相對觀念。
3、在問題上:從道家與儒家、道家與法家、道家與墨家等各家各派的
異同離合,試圖解釋道家轉化為法家的過程。也討論到隱士與假隱士、名士與假名士的分別,以及東漢經學變化為魏晉玄學的種要因素等。
4、在教學方法上:將深奧的觀念落實到淺顯易懂的現實歷史和現實人生。
 

課程目標
以下從範疇、觀念、問題和教學方法等四方面簡介本課程:
1、在範疇上:本課程講授及討論的範疇,依時代先後次序為:先秦時代老莊和稷下的道家,漢代初期黃老的道家,東漢《隱逸傳》中的人物,以及魏晉時期王弼的《老子注》、郭象的《莊子注》。
2、在觀念上:比較道與氣,有與無,本與末,體與用,言與意,有情
與無情,才與性,自然與名教等相對觀念。
3、在問題上:從道家與儒家、道家與法家、道家與墨家等各家各派的
異同離合,試圖解釋道家轉化為法家的過程。也討論到隱士與假隱士、名士與假名士的分別,以及東漢經學變化為魏晉玄學的種要因素等。
4、在教學方法上:將深奧的觀念落實到淺顯易懂的現實歷史和現實人生。
 
課程要求
教科書:由教授依照教學進度提供各項原始資料在課堂上討論。
成績評量方式:本課程既重視原始資料的分析與講解,也重視觀念的啟發和比較。每學期末舉行考試一次,成績即依照學生對材料理解的深度、以及對問題掌握的程度為評量準則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